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,却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。
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,却让许多男同行竖起大拇指,刮目相看。
她就是冯国芳,在牡丹江药界的成功者多为男士的行列里,她名气可谓响当当。冯国芳,七十年代初参加工作,在药品销售行业“摸爬滚打”三十多年,“战绩辉煌”:“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”、“牡丹江市劳动模范”、“牡丹江医药战线带头人”等桂冠,印证着当年她曾洒下的辛勤汗水和所付出的努力。离开国营企业后,她又白手起家,相继成立福宁医药有限公司、天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,不到六年时间,将创办的企业发展成我市医药经营的知名品牌,书写了人生又一个传奇。
冯国芳说,她的的目标是将福宁医药做成百年企业。
一、敢啃硬骨头 攻艰不畏难
冯国芳常说,越是困难大,就越要做。
回头看看她所走过的脚印,不得不让人佩服。
冯国芳性格开朗豪爽,做事有一种永不服输的韧劲。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,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仓库保管员,但是,她做事认真,思维敏捷,雷厉风行,工作井井有条。凭着执着的追求和忘我地勤奋,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的道路上扎实前进,走进领导岗位后,她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。
1995年,牡丹江药品经销公司陷入困境,冯国芳临危受命出任经理。当时企业亏损,负债累累,管理杂乱无章,人员象一盘散沙,矛盾如一团乱麻。上任伊始,她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整章建制,破除陈规陋俗,调整机构和人员,能者上,庸者下,利益挂钩,奖罚分明,把大家的心拢在了一起,让职工看到了企业的希望,重新焕发了激情。冯国芳第一次带班子就定下一条规矩:团结讲原则,对事不对人,正人先正己,做事要公平。风气变了,干部和职工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,自觉关心和维护企业利益,不久,医药供销公司效益迅速好转,当年扭亏为赢。
1995年,一个艰巨的任务又摆在了她面前:一天,当她接到紧急通知,匆匆来到局里,整座楼静悄悄的,连掉地下一根针都能听到,推开会议室的门,她愣住了,满屋子的人,烟雾大得看不清人,局领导紧锁眉头告诉她,药材站破产了,需安置大量的下岗职工,大家研究了许久,觉得她最适合“啃”这块硬骨头。听了这话,冯国芳的脑袋嗡的一下,接收108人对自己刚刚理顺的企业来说难度太大了。但是,当局领导问她有什么困难时,她又拿出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说:“有问题再说吧。”没提任何条件就答应了。108人来了之后,冯国芳的生物钟也被彻底打乱了,每天睡眠不足五个时,她挨个找他们一对一的谈话,一星期谈了80多人,累得她口干舌燥,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,但她通过掌握的“第一手材料”,因人置宜地将他们安排到能发挥各自特长的岗位上,让大家感到温暖和信任。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竟然在一周内一次性到位。企业不但没有因为这人员负担背上沉重的包袱,反而增加了创造活力,公司当年就赢利60多万元。许多人对冯国芳的沉稳大气、举重若轻的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。
1998年,她出任灵泰药业商业公司总经理,全员接收了药材总公司。由于是两个单位合并而成的,有两套领导班子,两套中层干部,将“两套”变成“一套”太难了,可必须得这么做,才能理顺关系,更好地开展工作。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,冯国芳又拿出了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她根据工作需要,进行了大胆地排列组合,由于她做事公平,知人善任,大家都很服气,士气非常旺盛,第二年销售额就达1.2亿。冯国芳的团队大了,名气也更大了。
二、敢为人先,直面挑战
许多人都说,冯国芳是个能干大事的人,这话不假。
采访冯国芳,她的同事和记者谈到了她创造的几个“第一”。
零售连锁公司在全省第一家获准通过国家级GSP资质认证的领导。提到这件事,她的同事们非常自豪,可熟悉那段经过的人知道,在认证准备的日子里,冯国芳天天干到半夜,不知开了多少次会,与领导与下属研究了多少次。由于没有先行经验,对于相关药品法律,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抠,一遍遍地看,对照它找差距,制订改进措施。最后,她都能背下来相关条文了。
第一个“下海”办企业的国企医药老总。做为一个兢兢业业为国有企业奉献半生的老兵,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。从头再来,永不放弃,坚定了她二次创业的决心。2003年12月24日,冯国芳白手起家,创办了福宁医药有限公司与天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,开业一个月时间,月销售额就达百万元,现在企业已成为牡丹江纯民营医药商业的龙头之一。
第一个批量接收个体药店的药品企业老总。提起这事,还有一段“惊心动魄”的故事呢。那是1989年,上级要求时任总经理的冯国芳接手12家个体药店,这样的事情在我市还是头一次,当时店主抵触情绪很大。一天,她接到几个陌生男子打来的威胁恐吓电话,问她敢不敢当天半夜后单独到某转盘道的歌厅门口见面,如果她敢,他们就同意她接手药店,如果不敢来,就别想接。为了打开局面,冯国芳痛快地答应了,并且不顾家人的劝阻,按照约定时间只身打车来到歌厅门前,昏暗的路灯下,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五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看着单刀赴会的冯国芳,敬佩地说道:“我们以为你不敢来,没想到你真有胆量,我们服了。”第二天,冯国芳顺利地接收了药店。
三、“该赚的钱赚,不该赚的钱不赚!”
随着药品销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企业素质决定企业命运。冯国芳选择的是一条管理规范的道路。因为她坚信:人间正道是沧桑。
公司非常注重对每一名员工的培训,每天早晨7点半到7:50分,是天合大药房雷打不动的培训时间。冯国芳要求零售员工,要“小病当大夫,大病当参谋”,应知应会并熟练掌握每个药品的药理、药性、使用方法和禁忌,这样,员工们就能准确地选择推介对象,向顾客宣讲药品知识,避免滥用、误用危害,真正做到对顾客安全用药负责。不但药店员工,而且所有的福宁人都要参加培训,包括冯国芳在内,采访时,冯国芳对答如流地背诵出了公司的经营理念、管理理念、质量理念、服务理念,发展理念。
冯国芳亲自参予制订了36项、218条质量管理制度,并先后制订实施了《上岗管理制度》、《商品流转手续管理制度》、《员工行为规范100条》、《员工诚信行为规范》等多项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,她还亲自定期组织员工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和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》等法律法规。
在药品质量上,她的严格到了苛刻的程度,她要求公司所有购进的药品必须严格按照GSP的要求,手续必须合格、齐全,药品“身份”必须合法,她对采购人员强调,药品再便宜,手续不全的坚决不购进,该公司药品购进要经过资质审核、到货验收、抽样检查、入库出库复核、销售复验等多个环节,每个环节,冯国芳都派专人负责,用制度管理。她说,该赚的钱要赚,不该赚的钱坚决不赚,要让客户到福宁医药和天合大药房购药放心,到这里购药就等于进了药品质量保险箱,福宁、天合决不会为了利益而做出损害群众健康的事情。
经常有一些医药推销商到冯国芳那里推销廉价药,面对利益的诱惑,冯国芳从不动心,对于手续不全、质量无法保障的药品,冯国芳都坚决拒之门外。
中药疗效在选择。冯国芳严格选择供货单位,将以“选料上乘、药材地道、炮制规范”而著称的哈尔滨世一堂饮片引进天合大药房,哈尔滨世一堂饮片的质量名扬天下,有口皆碑。中药饮片在上斗前,一定要先经过净制并认真进行筛选,该炒的炒,该炙的炙,严格按照中药饮片调剂配方的规则操作,正确调剂处方中煎煮时需要特殊处理的饮片,如包煎、另煎、先煎、后下、烊化、冲服等。于是,就不难理解一些客户反映的别的药店十副八副不顶用,而天合大药房的中药饮片四五副药就效果明显的道理。
此外,在硬件管理上,冯国芳舍得投入,无论是微机网络换代升级,还是仓储流转环节的各种设备、设置,都达到了一流水平,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商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。
四、“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”
作为服务行业,医药销售企业不但要有实惠的价格,而且还要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。冯国芳提出了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,人优我特”的服务理念。她相信,有特色才会有品牌。
天合大药房下设的所有药店,都24小时营业,免费称体重、送药上门、电话预约、店内抓药免费煎药、店外煎药只收一元钱手续费,提供雨具、打气筒等服务项目,代购药品,帮助顾客购进个性的药品,给客户带来很大方便,在提高福宁医药知名度的同时,销售额也同步上升。
冯国芳将“顾客永远是对的”这句话作为公司的服务理念,并将“讲人格、讲诚信、讲速度、讲双赢”作为经营理念,“永远不被利益所诱惑,质量永远第一”作为质量理念,“竞合赢得市场、融合创造力量、诚信铸就品牌、服务编织未来”是企业的发展理念。现在,这些理念都铭记在每名员工的心里,都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。
“同样的服务我们最真诚,同样的合作我们更愉快,更放心。”冯国芳这样说。
去年,一位营业员接待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大娘,她是晚上六点来药店的,一直到晚上七点半,老人才满意地走出药店。在这一个半小时里,老大娘只买了二十多元钱的药,但这名营业员的做法却受到冯国芳的称赞。原来,老人患有风湿和高血压,与下岗的儿子一起生活,家庭困难,老人想选一些效果好又花钱少的药,营业员帮助选择了便宜而且效果好的药。这不到二十元的药,营业员用了一个半小时,营业员边一样样地为她挑选,边陪她唠嗑,感动得老人跟街坊邻居夸赞天合,以后,大娘把邻居都领来了,她告诉她们,天合的药不但质量好,而且营业员不骗顾客,介绍的药不贵还治病。
一位顾客患有原发性脂肪肝,需要长期使用肝药“地耳草”,而这种药属于特殊用药,药店很少经营,为了解除患者病痛,找了很多地方,终于为顾客找到这种药,顾客非常感动,服用三个月药后,病情有了好转,他又继续在福宁买了半年的药,病情得到了控制。
另一位顾客拿着从天津开的治肺癌药方来抓药,这张方子不但字迹不清,而且还有别名,几个药店都看不懂,为了不让顾客失望,让顾客把煎过的药渣拿来,执业药师帮助辨认,由于煎过的饮片改变了形状与色泽,不好辨认,但是,由于天合平时注重业务培训,这没有难倒执业药师,她竟然一味药也不差地全部辨认出来了,顾客非常感动,又抓了十副中药,这件事,让这位顾客永远记住了天合,并让亲朋好友都到天合购药。
一次,一位老年顾客拿着一个不值三角钱的药方来抓药,还要将药研成面,分成六份,顾客说已走了多家药店,可对方都嫌太麻烦又不赚钱而不卖给他,她只好到这里来碰碰运气,当时已到下班时间,营业员二话没说,按照要求为顾客抓药、研面、分成六份交到手中,让顾客非常感动。以后,她买什么药都到天合来。冯国芳经常将此事作为“特色服务”的例子,要求每名员工都要将顾客当亲人,树立天合的品牌。
五、帮助别人,是件很快乐的事
在风风火火干事业的同时,冯国芳也是个贤妻良母。每当看到需要帮助人的渴望的眼神,善良的冯国芳那种女性最温柔的部分就会展示出来。
企业员工说,她已连续两年帮扶贫困大学生,分别给每位贫困大学生一万元钱,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。一个大学生家住牡纺附近,父母下岗,考入哈师大,正当她为没有学费发愁时,冯国芳主动找到她,把钱递到她手中。另一个大学生是海林市山市镇人,听说他学习成绩优异,凑不齐学费想辍学,冯国芳毫不犹豫地找到他说,你上学去吧,学费及生活费我来出!懂事的孩子上了大学后,学习努力,如今已当上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系学生会主席。每年过节,两个孩子都要给冯国芳打电话,表示慰问。
去年,四川汶川地震后,冯国芳与公司职工捐款7.2万元,向灾区人民献爱心。2005年,宁安沙兰洪水发生后,冯国芳亲自将三万多元的急救药品送到灾区。福宁医药公司成立后,先后安置80多名下岗职工,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。
针对许多人反映的假药劣药充斥市场的情况,为了保障市民的用药安全,福宁医药承办了我市首次大规模的“清理回收家庭过期药品活动”,广大市民纷纷将家中过期药拿来换购新药,由公司集中统一销毁,从根本上杜绝了不法商贩低价回收过期药后重新流入社会的危害,减少并杜绝了市民误服过期药品带来的危及生命、危害健康的严重后果,看到许多市民纷纷将家中存放多年的过期药品拿来,又在福宁医药换回合格药品后,冯国芳欣慰地笑了。
“从无到有那是人格与诚信的魅力,从小到大那是速度与双赢的堆积,兢兢业业为企业办好每一件事,精打细算为企业花好每一分钱......”去年末,福宁医药成立五周年庆典晚会上,当全体福宁人唱起这首由冯国芳的爱人与儿子创作的《福宁医药之歌》时,每个人都饱含深情,她们知道,这首歌诠释了一个药界的精英的理想和奋斗,正是她对医药事业的全身心的投入,福宁和天合才有今天的辉煌。现在,她又把目光投向了明天,打造百年企业,造福百姓,将是她今后不懈地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