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内网专稿(研究员 lily-cha)在药物发展的历史上,中药和西药各有各风采。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,民族药是我国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作用独特效果显著的民族用药,其中使用最广泛,产业化力度最大的就是藏药。藏药主要是西藏、青海地区使用的民族用药,并辐射至四川、新疆、甘肃和云南等省区的藏族自治州(县)及印度、尼泊尔等地。藏族在与疾病抗争、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,以独有的生活环境、自然资源、民族文化、宗教信仰等为根基,创立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医药体系。我们将这种藏族使用的、以藏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,称为藏药。
此次青海省增补的基药目录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,藏药有七大类疾病用药,其中热病用药有八种药物三个剂型,涉及多家企业。
藏医学认为404种疾病(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入404种病方),归根结底离不开寒热两种疾病,也就是说藏医“三因素”疾病也可纳入此范畴。藏医热症病学的内容包括:早期( 未成熟)热症病、正盛热症、虚热症、伏热症、陈旧热症、郁热症、扩散热症和紊乱热症等多种。
在我国的民族用药中,藏药同蒙药一样,是以擅用大复方而著称的。一剂复方一般都由十几味甚或几十味药材组成。具有安神开窍作用的二十五味珍珠丸,收载于201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第一部,其处方由珍珠、肉豆蔻及人工麝香等组成,用于中风、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昏迷不醒、神志紊乱、谵语发狂等。从市场销售看,西藏金珠雅砻藏药的份额在近两年有突飞猛进的表现,由2010年所占市场的2.85%直接上升至2012年的第一位的76.68%。
十二味翼首散、五味黄连丸和如意珍宝丸属于金诃藏药的独家品种,具有清热解毒,防疫功效的十二味翼首散是藏族的验方,由翼首草、红花及安息香等药味组成,用于瘟疫、流行性感冒、乙型脑炎、痢疾、热病发烧等病症。标准收载于201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第一部。
收载于《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》的五味黄连丸和如意珍宝丸,其功能主治有所不同。五味黄连丸由黄连、红花、诃子、渣驯膏及人工麝香组成,具有消炎、止泻、止痛的功效。用于胃肠炎、久泻腹痛及胆偏盛引起的厌食。如意珍宝丸由珍珠母、沉香、石灰华等三十味药材组成,具有清热、醒脑开窍、舒筋通络、干黄水的作用。用于瘟热、陈旧热症、白脉病等症。从市场的表现看,如意珍宝丸的表现最好,自08年以来每年销售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。
萨热十三味鹏鸟丸由人工麝香、木香、藏菖蒲、铁棒锤等组成,具有消炎止痛,通经活络,醒脑开窍的功效。用于中风,“白脉病”引起的口眼歪斜,麻木瘫痪,脉管炎,腱鞘炎,四肢关节不利,麻风等。八味主药散由牛黄、檀香、天竺黄及红花等组方而成,主治清热解毒,用于脏腑热病、肝热、肺热、血热等新旧热病。两药收载于《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》,由于均采用了名贵药材制备而成,价格略高。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,二者表现均一般,相信再次进入青海省基药增补目录后,后市会有一个好的表现。
流感丸是由诃子、藏木香等二十一味藏药制成的复方藏药制剂。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、流清鼻涕、头疼咳嗽、周身酸痛及炎症发烧等症状。其标准收载于《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》。从市场表现看,该品种销售最好的是青海晶珠藏药和青海格拉丹东药业两家,且近两年晶珠藏药的份额呈现快速上升,但此次增补规格青海格拉丹东药业入选,而晶珠藏药落选,相信对格局会有一个大的影响。
白脉软膏为新增品种,是此次新增热病用药品种中市场表现最好的,米内网临床用骨科其它用药竞争格局显示,白脉软膏的销售排名第三。白脉软膏是藏医传统古验方,始创于公元16世纪,经过几百年的临床应用和观察,对白脉病即因脑卒中等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。本品由姜黄、肉豆蔻、甘松等制成,临床上主要用于白脉病、偏瘫、筋腱强直等症。本品为奇正藏药的独家品种,近几年来,该产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,已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种。
青海是全国首家公布增补目录的省份,其2013版基药增补目录达200个,加上国家基药青海省可使用基本药物品种达到720种。具有地方特色的藏药仍有60种,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品种进行了调整,白脉病用药并入热病用药,原有8个品种数没变,只是原有增补目录中的四味止泻木汤散落选,而新增加了白脉软膏这个品种。从市场表现来看,多数药物还局限于地域性,如何通过基药这个平台,摆脱地域的局限成为全国性的品种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