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务部日前选中10家奶粉企业作为首批进药店销售的品牌。10月17日,蒙牛为其首批入围允许进药店销售的奶粉产品举行启动仪式,这意味着奶粉进药店试点将进入实操阶段。 | |
目前,国内奶粉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三个:商场超市、母婴店和电子商务。其中,商场超市一直是最主要的渠道。
有调查数据显示,超市依然是家长购买婴儿奶粉的首选,占比超过了六成;而越开越多的母婴专卖店也占有了相当的比例,达到三成左右;近年流行起来的网店虽然只有个位数的市场占有率,但由于其具备价格上的优势,近年呈明显上升的势头。
国内药店销售奶粉也并非全新的销售模式。除了上述提及的合生元,网易财经走访发现,目前老百姓、大参林、健民医药等药店均有销售奶粉,而部分药店从去年起就已经开始销售,只是大部分药店销售的奶粉品种并不多。
这主要由药店本身的特点决定,药店销售奶粉虽然是国家提倡,但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具备优势,具体体现在产品价格、种类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等多个方面。
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此表示,药店渠道如果能去掉中间环节,令奶粉企业直接与药店对接,促使销售渠道扁平化,从而具备价格优势;同时,还能承诺产品质量保障,这样才有机会把这个渠道做起来,“但现在药店本身就有不少问题,假药一大堆,而价格方面涉及到很多环节,降下来的难度较大。”
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宋亮称,奶粉进药店很难拉低奶粉价格,“如果药店的奶粉定价低了,买的人一多,药店的进场门槛就会提高,这个费用最终还是会转嫁给消费者。并且药店价格低的话,会影响商超渠道的销售,这肯定是商家不愿意看到的,毕竟商家在这个渠道的投入最大,所以价格肯定会相对平衡。”
“如果药店没有价格的优势,有多少消费者会去那里买奶粉?大部分还是会选择逛商场时顺便买了。所以我认为药店渠道是新渠道,但不是主流渠道,结合药店本身的特点,其更适合推广一些特殊配方的奶粉,而婴幼儿奶粉还是得看商超、母婴店渠道”,宋亮说。
另一位乳业专家则指出,在中国消费者的观念中,药店主要是买药的地方,如今要改变这种消费习惯并不容易,并且消费者更关心的不是在哪里能买到产品,而是产品是否有保障,但多数奶粉安全事件均发生在生产环节,消费者对流通环节的安全性反而关注得并不多。
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,中国不应该老是照搬香港或者国外的一些经验,“香港以前是英国统治,而他们国家很多奶粉企业本来就是做药出身的,所以在香港药店模式能够成功,但中国的情况显然不同。”
而从药店的角度来看,有数据显示,药店销售药品的毛利润水平在30%-40%,而婴幼儿奶粉的销售毛利率仅在10%左右,所以多数药店对婴幼儿奶粉的期望是“以量取胜”。但在药店不具备价格等优势的情况下,“以量取胜”就无法实现,拓展的难度也会非常大。
此外,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宋亮还指出,根据规定,药店卖非药品类产品不能超过柜台面积的30%。这样一来,相比其他三大渠道,药店可选择的品类就较小,不足以对消费者构成强大吸引力。
销量不及商超5% 新渠道盈利前景不乐观
此前,有报道称,广州老百姓大药店已开始设置专柜销售奶粉,连锁药店的每间药店均配备经国家认可的执业药剂师、营养师,为消费者提供指引。
不过,网易财经走访了广州数家老百姓大药房的门店发现,老百姓确实设有奶粉专柜,但专柜一半左右都是米粉、维生素片、蛋白粉之类。奶粉可选择的品类也很少,主要是惠氏、合生元等。
网易财经未发现老百姓药店配备有药剂师、营养师,只有一家规模较大的老百姓药店配了一名奶粉商的员工,其余一些药店的奶粉,包括大参林、海王辰星、健民医药等企业的门店,基本都是门店员工代为销售。
位于北京路的一家老百姓药店店员告诉网易财经,店里奶粉的品牌很少,消费者买的也不多,就合生元单个品牌而言,一个月大概就7-8罐左右。而其他一些老百姓药店奶粉的月销量也大多在6-8罐之间。
网易财经走访多家大型超市发现,以合生元为例,一些超市平均一天的销量就能达到5-7罐,几乎相当于药店一个月的销量,也就是说,奶粉在药店一个月的销量不及超市的5%。而这还得益于合生元在药店渠道较早的布局,其他一些奶粉品牌在药店的销售则更不理想。
合生元一位公共事务部主管向网易财经表示,目前有几百间药店能销售全系列的合生元奶粉,而药店渠道所销售合生元产品的收入大概占公司整个盘子的6%-7%,但这里面包括了益生菌等产品,奶粉的收入占比在5%以内。
多位业内人士称,企业要投入人力物力去拓展药店渠道,肯定会增加经营成本,而药店设专柜销售奶粉,也可能会增加经营成本,如果企业不让利于药店,药店的积极性就不高,但企业又必须以盈利为第一目的,这里面并不好平衡。
一位业内人士预计,药店渠道从拓展到实现盈利,没有3-5年的时间很难实现,如果不是政府强推,大部分企业都不会有动力去拓展,“现在网络销售渠道已成为了商家的必争之地,而线下的推广显然母婴店渠道效果更好,商家没什么必要在看不到盈利前景的情况下花大力气搞药店渠道。”
据悉,淘宝平台的奶粉销售年增长速度超过100%,远高于商超等实体店铺10%左右的增长。雅培、多美滋、雀巢、美赞臣品牌等均已先后在天猫设立官方旗舰店。这也表明稳固商超等传统市场、加快电子商务的布局才是奶粉商的当务之急。
王丁棉表示,不管政府怎么推动,有多少家药店开始销售奶粉,但从销量的角度来看,未来5年,药店渠道所销售的奶粉占比很难超过20%,更不可能会像香港那样过半奶粉在药店销售,“整体来看,目前药店销售奶粉困难较大,我对这一新渠道并不看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