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前,市场传闻:某外资药企将整个中国区的业务出售给中国药企。
8月1日,协和麒麟(Kyowa Kirin)在其中国区员工大会上宣布,将中国大陆业务整体出售给中国创新药企维健医药。此举是Kyowa Kirin优化其亚太地区运营战略的一部分。此次转让包括Kyowa Kirin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及其在中国的五个已建立品牌,转让价格最高可达人民币7.2亿元(约合150亿日元或1亿美元)。
协和麒麟是一家比较低调的跨国药企,专注于特药领域,或许正因为“小而美”,此前被称为养老外企之一。核心治疗领域涵盖了肿瘤学、肾病学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免疫学等多个重要领域。在最新的2023年日本药企排名Top40榜单中,协和麒麟跻身第11位。
在全球市场,协和麒麟发展较为迅速。2018年至2022年,其全球销售额从26.48亿美元增长至37.43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8.74%。从地区分布来看,其主要市场在日本、美国和欧洲。
协和麒麟2023年的财报中显示,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格拉诺赛特(Gran)的收入因中国部分地区实施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而受到影响,出现了下降的趋势。2024年上半年,协和麒麟公布的总收入达到2330亿日元,折合约为15.6亿美元,同比增长了17%。
协和麒麟已与WinHealth签订了推广和分销协议,授予其全球产品CRYSViTA®和POTELIGEO®的商业权利。
协和麒麟决定将其中国业务单元出售给香港WinHealth Pharma Group是其优化亚太地区运营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。以下是对协和麒麟在中国业务的一些关键影响:
专注核心领域:协和麒麟将集中资源于其核心疾病领域,如骨和矿物质疾病、难治性血液疾病和罕见疾病。此战略重点旨在增强公司的增长和创新能力。
战略合作伙伴关系:通过与WinHealth合作,协和麒麟确保其在中国的已建立品牌继续得到有效推广和分销。此合作伙伴关系使协和麒麟能够利用WinHealth的本地专业知识和市场影响力。
可持续运营:此次出售是协和麒麟 2030愿景目标的一部分,包括创建更可持续和盈利的运营。此重组预计将帮助协和麒麟保持其药品的患者可及性,同时保障员工的未来。
财务影响:最高可达人民币7.2亿元(约合150亿日元)的转让价格为协和麒麟提供了可观的财务资源,这些资源可以再投资于其核心业务领域和未来的增长计划。
协和麒麟上海生产基地成立于1997年,是“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”成立后引进的第一个生物高科技医药项目,建有药品生产车间、仓库、仪器分析实验室、无菌实验室、动物实验室、办公楼及设备楼等。
2023年10月,协和麒麟中国宣布,其位于上海的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已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。该基地是“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”成立后引进的第一个生物高科技医药项目,扩建后将显著提升产能,助力加快创新药品在中国上市的速度。
总体而言,此举旨在简化协和麒麟的运营,专注于高增长领域,并确保亚太地区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。